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调查研究

借助社会资源和社区力量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服务工作新模式



2016-03-16    字体: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延迟退休成为社会上一个热门话题,有愿意早退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早退,究其原因有经济因素的考虑,也有对退休后生活顾虑的考虑。退休生活在许多人看来是年老和退出人生主流舞台的一个标志。事实上,随着社会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进步,人的寿命达到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时代,跨过“人到70古来稀”的门槛已不稀奇,高寿命让人欣慰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时期下应对晚年生活的新课题,如何让老人晚年不脱离社会,融入社会,让老人们有尊严、有乐趣、有健康地度好晚年生活,让他们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关怀下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是需要我们认真思忖的。笔者在为老干部服务工作实践中,对当前老干部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也就积极尝试探索有效的新方式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谈几点感受。

  一、老干部工作的现状

  社会的进步和国泰民安使得老年人能够享有来自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多重保障,高寿已逐渐成为趋势。高寿人数的递增趋势,也为老干部服务工作带来了问题。比如:西安市档案局现有42名老干部(其中离休干部7人、退休干部35名)。90岁以上1人,80岁-89岁12 人,70岁-79岁16人、60-69 岁 11人、60岁以下2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年龄、人数不断地递增趋势,在今后的5年中会突破50多人,40多名老干部年龄会达到70岁以上。开展老干部工作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老干部居住分散。住房的商品化,打破了以往以单位分配或集资购房集中居住的居住模式,老干部居住状况呈现出分散性、不均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伴随子女生活或独居,使得老干部服务工作非常困难,难以集中组织开展活动。

  2、老干部个性、健康存在不同差异。老干部个性千差万别,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组织开展活动时,也十分担心老人是否有人陪伴,在参加活动时会不会突发疾病。当前主要由单位组织落实的老干部服务工作,没有对组织开展老干部活动突发情况的应对,对来自城市四面八方的老干部在参加活动的途中是否会出现问题以及活动中突然发生疾病这些问题没有应对准备。听从事老干工作的一些同志介绍,他们就曾遇到过这种状况,在组织老干部踏青活动时,一位老干部突发心脏病,还好负责老干部的同志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准备了药物,迅速给老干部服下急救丸,送往医院救回了一条命。这位同志说:都不敢想后果,如果命没有救回来,会是怎样一种局面!事实上,我们在组织开展老干部活动中,也很有感受。1-2个干部根本无法保证为老干部服务好,这边刚摔倒,那边又不听劝跑到危险的地方去了,操不完的心,一次活动下来让人筋疲力尽,后怕不已。

  3、现有的为老干部服务的模式滞后已不能更好地提供和胜任新形势下的老干部服务工作。每一个单位、每一名领导都会竭尽全力想为退休的老干部做点什么,从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但心有余力不足。已有的服务模式正在受到时代变化的挑战,探索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服务模式已势在必行。

  二、社会资源和社区力量筑造了全新的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全民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提升西安城市文化品位。今年4月份,由西安市文明办、西安市民政局和西安日报社联合启动了天地源杯“寻找书香社区”大型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阅读推广进社区” 活动。督促全民阅读活动在基层社区开展,一些做得好的社区,开放社区阅览室,满足社区居住人们阅读图书的需求。《西安日报》2015年4月29日以《让社区阅览室图书活起来》为题,报道了端履门社区组织流动图书车为社区群众服务的一事,给我们了一个很好地启示。

  近年,医疗改革开始实施“强基层”政策,陕西省一些医疗单位开始探索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模式,让市民小病就近治疗,减少大医院就诊超负荷运转的压力,如西安交大一附院联合雁塔区4家二级医疗机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医联体,为分级诊疗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在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从报纸上我们了解到年内城六区都将成立医联体。正如市卫生局刘顺治局长所说:“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医生都将与市民家庭签约,西安市的每个市民都将拥有“家庭医生”。”医联体的重要作用就是提升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百姓看病更加方便。据了解,一些社区正在逐步建立家庭病床,为瘫痪在床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有偿服务,社区有义务服务志愿者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社区也非常有特色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社区人群的交流和了解,建立互助的平台。社区的医疗机构可以对小病接诊,与三级医院互转病人,大大方便了群众,尤其缺少家人照顾的老年人会非常方便。单位虽好,“远亲不如近邻”。

  三、借助社会资源、社区力量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设想和尝试

  当前的社会面对的是老龄化的社会压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刚刚松口的单独生子二孩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依然无法彻底解决独生子女赡养多位老人的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被打破,新的养老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国家设立的养老院床位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一事实。老干部养老重心还是依靠家庭来安度晚年生活,而且这一现状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完全改变的。因此,我们就设想依靠社会资源、社区力量来为老干部服务。

  1、要真心实意为老干部着想,带着感情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不能仅落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因地制宜,开动脑筋,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借力使力。人老了肯定会孤独,加之与社会脱节,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容纳都很有限,儿女在身边还可以慰藉老人的情感需求,儿女工作忙生活在远方就不能常常回到老人身边,老人的日子就会单调、缺乏生活的关照和心灵的沟通。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老人有伴还好些,一旦伴侣去世,孤独感就会蔓生,吞噬老人的身心健康。老人会不断地打电话给工作中的孩子,要求孩子回家看望。报刊上就曾登过孤单的老人会一遍遍按动马桶按钮听水声来打发日子、春节过后儿女离开就有老人选择了自杀。我的婆婆也常打电话要求我们回家,仅仅探望过她不到一周,她会早早计算时间,打电话告诉你,她为你做了爱吃的麦饭或是熬好了大榛子粥,常常让我不忍心拒绝。我知道她一定是太想儿女了就接来家中小住,下班回家电视在响着,老人正在窗户旁努力向外看,专注的甚至都没有发现我进门了。问她为什么不在小区转转,她说都不认识,害怕自己记不得回家的路,想想都心酸不已。由此,我就想,我们的老干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在与老干部聊天中常常听他们说,我们跟社区没什么联系,社区的人都不认识,我们是单位的人,每年就盼望有个机会能让大家见见面聊聊天。去年为了满足老干部想聚聚聊聊的愿望,我们组织了环山路农家乐之行,40多名老干部只来了16名(其中1名是陪同的家属),绝大多数老干部年事已高,无法乘坐地铁、公交车出远门了。即使可以远行也不得不担忧路途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单位的老干部服务工作是1人要服务40多名老干部,正在承受着老干部日渐递增的压力,每逢季节更替,老干部生病住院的就会增多,更多的是常见的慢性病住院。老干部希望组织多关怀,但现状是老干部服务工作因人力、资金、车辆等问题无法保障,无法做到更细微的服务,只能流入简单程式化的模式。春节例行慰问、住院探视,组织学习困难重重,无法满足老干部学习和掌握政策的愿望。

  要敏锐地扑捉信息,不要将老干部服务工作与社会大的环境脱离开。去年,我们就开始积极尝试新的服务方式,动员老干部将党的组织关系就近转入社区。以此为突破口,设想让老干部晚年生活融入社区管理服务中,为老干部搭建融入社会生活、建立有别于单位狭小领域的新人际交流平台,让老人通过参加社区活动走出孤独,融入社会,甚至为发挥余热提供新的舞台。

  2、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社区政策,让老干部接受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通过宣传国家的有关社区服务政策,让老干部了解社会管理正在发生的变化,动员老干部将个人党的组织转入社区,融入社区生活。一来就近交党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更好的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二来通过社区党的支部活动,切实落实了国家政策要求和满足了老干部学习的愿望;三来便于老干部不脱离社会,离群索居,突破以单位单一模块的老干部服务模式,使得老干部不再仅仅是单位人,而是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融入社区生活,加强与周边人群的交往和沟通,建立友谊和互助,从而有效弥补了子女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的孤独,更有利于老干部开拓视野,身心健康。

  3、尝试推行新的服务理念遇到了老干部的不理解和误解,特别是个别老干部向领导反映单位不管老干部了,要将他们推向社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心态要放平和,及时沟通和掌握老干部的心理。要通过细微的工作打消老干部的顾虑。让老干部逐渐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想法,配合我们工作。

  4、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做到“双赢”。目前,我们已与驻在地玄武路社区多次联系沟通,尝试借助国家给社区的有力政策,借助社会资源和社区力量组织开展老干部活动。我们将驻在地本单位60岁以上的老干部以及其年满60岁以上的家属进行了摸底,征询了老干部们的意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参加社区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医疗健康档案。也将尝试组织一些老干部积极参加玄武路社区的老年运动会和老年人麻将比赛等活动;积极鼓励老干部发挥余热,发挥专长服务社会。

  (西安市档案馆  谢书文)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bet365最新备用网址 陕ICP备14000191号  Email:lgjzhc007@163.com

技术支持:西安市委信息网络中心